2009/11/16 | 从非考试学科探索教育改革之路
类别(教育与学习) | 评论(1) | 阅读(35) | 发表于 16:32

    对于目前中国的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几乎全盘否定;也有人给予部分肯定,但弊端已经得到大家共识。中国的教育对知识的规范性,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使我们民族的创造力下降。

    我们的教育走到今天这个样子,一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科举制度和应试对我们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不再是成长本身的需求,而成为有目的的,有选择的接受某些知识,而这些知识是要考试的。二则鸦片战争后,我们发现了我们的落后,科学技术的落后使得我们民族开始对知识有种崇拜。相信很多的学校都贴着培根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号召学生多学知识,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也是知识量很大很深,以为知识越多,人就会越智慧。却没有想到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把知识内化成智慧的时间,只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的接受着。

    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决定教育形式很关键的问题。知识是力量,但却是对全人类来说的。因为知识必然是某人的智慧的描述,是他对世界的一种描述。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知识,必然至少有一个人拥有这个知识所对应的智慧,所以知识才能力量。对于个体来说,知识是信息,只有知识被自己内化后,成为经验的一部分才成为他的智慧。

    哲学家与教育学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学专著《爱弥儿》中是这样描述的:“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事物,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点事物他也不可能完全知道。”“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知识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追求,从而也值得一个孩子去追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把他培养成那样聪明的人。总之,问题不在于他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

    伟大的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也在《论教育》中说道:“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的适应进步和变化。”

    哲学家尼采在《快乐的知识》中对知识是这样描述的:知识者只是在制造错误;某些错误证明对于人类是有用的,是某种预防药。凡和错误相遇或继承了错误的人都是在为他自己和后代有更好的命运而奋斗。

    笔者认为,尼采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知识的本质。我们人类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描述,而非世界本身。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我们已经发现有许多知识被证明了是个错误,将来必然会有更多现在的知识被证明是个错误。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的过程。因此,教育必须始终以真实的世界本身要孩子们去面对,而知识仅仅是孩子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帮助。我们的教育更多停留在知识的本身,尽管教育一直在改革中,而收效甚微,最根本的原因是知识型的考试制约了改革的进行。由于我们的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分数,学生考试的分数评价着学生本身,也评价着教师、学校,甚至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考试并没有错,在任何教育体制中,考试都是重要的评价机制,考试的内容才是关键。相信很多人看到过教育发达国家的考试题目,和我们的考试题目相比,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

    我们的考试是知识型的考试,题目量大,而且全面,追求覆盖所有知识点。这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去学习这些知识。我对知识进行一下更好解释,也更形象的解读,知识就象食物一样。学习知识不在乎吃了多少食物,而在于你可以消化和吸收多少食物。吃得不足,固然不好。但吃多了,反而更有害。它就会象食物吃多了伤害肠胃一样,破坏人类的好奇心。如果,知识对于我们个体来说,真的象食物,那么,我们目前的考试似乎就仅仅是在考孩子对食物的认识程度,而从根本上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去吃!

    在现在的基础教育体系中,有些科目没有考试的压力,不用去考虑考试的题目是什么,因此,可以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在七到九年级,学生开设劳动技能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会做很多的手工,学生们很感兴趣。但是,这些手工制作对学生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现在的劳技课程很满足教会学生会做了某种手工,可能这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比如某种纸花的制作,教师先把纸花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然后,学生们就基本都会做了。这真的是我们给学生开设劳技的目的吗?

    会与不会做纸花,可以说对学生的将来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做纸花绝对不应该成为目的,而应该是教育的手段和过程,如何去做一个纸花?这才是学生们最根本的需要。其实,这很象我们的一个传统玩具——九连环,教师把解九连环的方法教给学生的结果与学生根本不会解九连环没有本质的却别,因为,会与不会解九连环对学生的将来没有任何影响。包括所有考试科目的知识也一样的。学习的过程才是学生需要的,无论是做纸花,还是解九连环,寻找到问题的所在,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这才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们的成长过程。

    教育的过程,本就是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目的和目标是不重要的,关键是目的和目标达成的过程。由于目前我们的考试还停留在知识的范畴,因此,非考试科目就必然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先行。相信我们的考试也会改革,考试的题目必然会转变成不再以知识的量为核心,而变成考查孩子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0

评论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