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对这节课很反感。我们教学中学困生是客观存在,在我们初中段,几乎没什么转化的可能了,只是所谓的学困生越来越多。
我不知道主讲的教师转化了多少的学困生,又有多少的学生转变成学困生。反正在小学已经存在学困生了,因为儿子正在上小学,也许是极个别的特例,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们班就有一个学困生,留级了。
孩子的发育存在个体的巨大差异,本来都是可爱的孩子,但上学后就有的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这个帽子对这个孩子的一生产生怎么样的影响,相信不会是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孩子刚进学校就已经是学困生了。也许能转化,但有转化心得的人请告诉我,是转化的多,还是新产生的多?
我们不能头疼仅医头;脚疼仅医脚吧?至少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所谓的学困生是怎么产生的,才能对症下药吧。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就是孩子成长本身,那么学困生的提法就很荒谬了,学困生的孩子,意味着成长障碍。除了极特殊的残疾儿童,绝大多数儿童的成长是健康的。所谓的学困生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产生的,我们是否思考过教材是否适合儿童的成长,是否给儿童留出生病中断的时间?
脚是有大有小,有肥有瘦的,却都要去穿一只鞋子,削足适履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强烈呼吁首先改变产生学困生的教育体制。